二十一世纪我国茶叶生产持续发展的趋势2005/08/01
在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茶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稳定面积,提高产量和效益。不再提倡大面积开展种植新茶园,而是通过低耗高效综合生产技术与改善茶园品种结构等具有科技含量的措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例如,优良品种应用,高效长效肥料开发,树冠护理和光能利用技术,全程作业机械化等。 在未来世纪随着生产发展,茶树良种工作亦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在种质资源收集与系统鉴定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地方种质的再利用,以多元化的优质、高产、高机能成分,改善茶叶品质。 茶叶生产向可持续化发展。未来世纪将特别重视生产技术措施对环境与生态系的影响,将以生态型茶业为目标,采用科学管理技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找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突破口,建立低成本/高生产力集约型的栽培模式。 产品结构趋向多样化。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茶叶消费量、生产量与贸易量都会随之增加与发展,将会使国内外的茶叶消费水平有明显增加,因而使茶叶的产品结构向方便、健康、经济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在茶叶加工和深加工的多样化上将有更大的突破。从现已查明的茶叶有效组份,新世纪要进一步开辟的新用途。 我国茶叶产业自步入80年代至90年代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生产方式落后,茶叶资源利用与综合利用不够,企业化规模小,等等。 进入21世纪,必须实施发展"大茶业"战略,综合开发利用资源,产业化经营,即努力培育茶叶行业龙头企业,树立名牌,茶叶商品系列化,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使科研、教学、文化、信息与茶业经济一体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